感冒、流行性感冒(头痛、鼻塞、咳嗽、咽痛、发热)
28、山 药
山药,属薯蓣科缠绕性草本植物。原名薯蓣。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述,因唐朝代宗名“预”,封建时代为了避讳,改为薯药,后来又因宋朝英宗名“署”,再改为山药。山药有野生、家种;山地生、平地生等等。药用多以山地生,以野生者为佳。
【性味】甘、平,无毒。
【成分】块根含胆硷、粘液质、尿囊素、淀粉、氨基酸等。
【功用】滋养强壮,助消化,敛虚汗,止泻,治消渴及夜尿、尿频、妇女带下等。
【便方】1.脾虚腹泻(包括慢性肠炎,消化及吸收不良):山药半斤,莲子、芡实各4两,共研细粉。每次以2至3调匙,加白糖适量,蒸熟作点心吃,每日1至2次,连续服用,有效。
2.糖尿病,口渴,尿多,善饥:山药5钱,黄连2钱,水煎服。或山药、天花粉等量,每日1两,水煎分服。
3.冻疮,丹毒,痈疽肿毒初起:鲜山药捣烂涂敷于患部,干即更换,数次即消。(或加蓖麻子仁数粒一同捣烂外敷更好)。
4.咳嗽痰喘(包括慢性气管炎,老人慢性支气管炎):鲜山药捣烂,与甘蔗汁半杯和匀,炖热服之,一日2次。
5.项后结块,赤肿硬痛(包括淋巴结炎肿、项背痈疽等):鲜山药一段(去皮),蓖麻子2至3粒(去壳),同捣烂研细和匀,贴于患部,一日更换2次。
6.肾虚梦遗,脾虚便溏,老年阳虚,小便频数:山药零余子(山药藤上所结的珠芽)1至2两,煮熟去皮,加白糖少许,临睡前服之,胜如山药。
7.肺病发热咳喘,自汗,心悸,便溏:山药2~4两,煮汁饮服,或每日适量煮食之。